三人一起采藕
很多看過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的觀眾會以為,挖藕的季節(jié)里,一群人劃著船,迎著晨霧駛向湖的深處,然后開始一天的挖藕工作。其實在東北地區(qū)的沈陽境內,也有蓮藕種植分布,采藕的季節(jié)以春、秋、冬季為主,這期間的冬季是一年來最難熬的季節(jié),采藕人不論遇上多么惡劣的天氣,只要有人需要藕,他們便會奮不顧身跳進冰河去采。這時候,采藕的畫面沒有了《舌尖上的中國》上那么多的詩情畫意,更多讓人感受到的是東北采藕人的堅韌。
蓮藕種植分布我國多個省份,沈陽地區(qū)蓮藕種植面積雖沒有南方地區(qū)的多,但種植時間已很久遠,隨著市場需求增大,連年來種植面積開始增多。受氣候環(huán)境的影響,采藕的時間以及方式也與其他地方略有不同。根據(jù)蓮藕的生長環(huán)境、氣候等不同,采藕有許多方法,不同地方根據(jù)采藕方法,又稱踩藕、挖藕、摳藕等。在沈陽地區(qū),是由身著自制防水皮衣的采藕人跳到一人深的冰湖里用腳將藕踩出來,故稱作踩藕。
東北踩藕人自制的防水服伸縮達3米,重30多斤,穿著它可踩到更深處的藕。極寒的冬季,面對-20℃以下的低溫天氣,踩藕人必須將自己全副武裝起來御寒。
寒冬季節(jié),東北地區(qū)冰層厚度深達半米,如果要想采到更深處淤泥里的藕,首先要除掉附在上面的冰層。踩藕人掄起的鎬猛烈的撞擊堅冰,像一座雕塑一般。
“如果破冰順利就會事半功倍,不僅少花力氣還能多采藕”,采藕人鄭玉河說,一個人想要砸開一塊堅冰很難,如果大家一起合作切割一條冰就很容易了。我們采取“推箱子”的方式,即推開一塊冰采一塊,而后再將其他地方的冰推過來,再采其他地方的,這樣采藕的速度就很快了。
“踩藕是個技術活兒,講究技巧。一般情況下,藕長在地下半米,踩藕時用腳慢慢地試探藕的位置和深度,之后順著藕的走向慢慢踩。”說起踩藕,在一起忙碌的鄭玉河滔滔不絕。鄭玉河與于鵬舉是好朋友,一起采藕的還有鄭金強,他們三個人一起采藕已經10多年時間。如果采藕人沒有合作伙伴,只能一個人在冰層的夾縫中采藕。
“雙手來回擺動是為了維持身體平衡,水里的雙腳要不停的來回踩,試探著尋找埋在淤泥里的藕”,老于一邊說著話,一邊擺動著在水中不停的擺動著身體,當一支藕離開淤泥時,只見他伴隨著藕的浮力用手一拉,一支完整的藕就露出水面,在水中輕微晃蕩幾下,白白嫩嫩的蓮藕也最終露出了它本來的面目。
由于冬季條件惡劣,低溫經常跌至零下20℃以下,可以說滴水成冰。敢在冬季下水踩藕的不是玩命干,而是一種責任和信任。因為有人預定了,不能按時交付,答應的事如果食言了誠信也就沒了。于鵬舉說,每個踩藕人每天工作時間也就3、4個小時,一天干下來,每人能踩出200斤藕。環(huán)境越是惡劣,回報越是豐厚。
據(jù)了解,職業(yè)踩藕人每天只需向承包方繳納50元,可在一天時間內隨便踩藕,踩的越多收入就越多,手腳麻利的職業(yè)踩藕人每月輕松獲得上萬元的收入。由于眼下氣候條件惡劣,踩藕人為了健康著想,一般不愿意蠻干。挖藕人將貨送到市場,當時即可結算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