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總統(tǒng)選舉將于4日舉行重選投票。歷時11個月的競選過程,經(jīng)歷了敗選方申訴致投票結果失效、重選日期因“技術故障”推遲等風波。
盡管總統(tǒng)在奧地利只是一個沒有實權的象征性職位,但倘若極右翼自由黨的總統(tǒng)候選人諾貝特·霍費爾贏得選舉,那么他將成為1945年以來,歐洲國家選出的第一個出自極右翼政黨的總統(tǒng)。
一波三折
競選啟動以來,各類民調顯示,45歲的霍費爾與對手、72歲的獨立候選人亞歷山大·范德貝倫的支持率不相上下。霍費爾曾是一名飛機工程師,范德貝倫是一名經(jīng)濟學教授,曾擔任綠黨領導人。
霍費爾在4月的第一輪投票中遠超其他候選人。在5月舉行的第二輪投票中,首輪投票中得票率位列其后的范德貝倫以3萬多票的優(yōu)勢反超險勝。但自由黨隨后向憲法法院申訴,稱第二輪投票中郵寄選票計票過程涉嫌違規(guī)。憲法法院7月認定近8萬張選票涉及違規(guī)行為,裁定投票結果無效。已發(fā)表過總統(tǒng)當選演說的范德貝倫不得不再次與霍費爾展開角逐。
而因發(fā)現(xiàn)郵寄選票的信封密封性存在問題,原定于10月2日重新舉行的第二輪投票被推遲至12月4日。
法新社采訪的專家認為,此輪投票將比5月時少出20%的郵寄選票,這可能有利于霍費爾一方。
引發(fā)憂慮
在12月1日舉行的最后一場競選電視辯論中,霍費爾24次將范德貝倫稱為“騙子”,后者以同樣稱號回敬了他3次。奧地利《新聞報》將這場辯論稱為“奧地利政治文化緩慢衰落的劇本里關鍵性的一幕”。 《奧地利人》報3日的頭版標題為《仇恨的選舉》。
英國《金融時報》本周發(fā)表社論說:“在歐洲的中心,一個來自擁有反猶歷史、部分由納粹組建的政黨的極右候選人,距離權力如此之近,這足以令人不安……但這應該成為讓主流政治家警醒的信號,而不是導致絕望的理由。 ”
支持霍費爾的選民有自己的看法。選民黑爾維希·萊賓格2日出現(xiàn)在霍費爾在維也納舉行的最后一場集會上。他告訴法新社記者,奧地利是歐盟的一部分,“但我們不想丟失我們的身份”。他希望霍費爾當選后確保奧地利的邊境關閉,確保“我們有控制權、我們是安全的”。
2015年夏季難民潮爆發(fā)以來,只有860萬人口的奧地利總共接納了約10萬難民,社會體系不堪重負,民眾不滿情緒日增。反對移民、對歐盟持懷疑態(tài)度的自由黨從中受益。
維也納市長米夏埃爾·霍伊普爾認為,霍費爾所在的自由黨代表了奧地利“排外”的一面,這樣的人當選會“給奧地利帶來恥辱”。
法新社援引政治分析家的話說,在全球化、多元文化興起、不平等現(xiàn)象加劇和財政緊縮帶來諸多社會問題的背景下,歐洲多地出現(xiàn)民粹主義黨派,民眾產生巨大挫敗感后,紛紛轉而支持這些極端主張政黨,因為他們提供的是“最簡單直接的答案”。
法新社預測,如果霍費爾當選,可能令目前聯(lián)合執(zhí)政的社民黨和人民黨“散伙”,推動新一屆國民議會選舉提前舉行。
據(jù)日媒報道,當?shù)貢r間本月1日,參加南蘇丹聯(lián)合國維和行動(PKO)、肩負馳援護衛(wèi)與宿營地共同防衛(wèi)新任務的日本陸上自...[詳細]